導語
日前,生態環境部舉行了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。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鄒首民出席發布會,介紹科技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。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,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,并共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。我們對關于大氣污染相關的信息進行了整理和分析,希望能拋磚引玉,找到解決大氣污染問題的新思路。
PM2.5和臭氧
協同控制三板斧
發布會上,有記者提問了近年來在科技支撐臭氧污染和PM2.5協同防控方面開展的工作、公關成果以及進一步的打算。鄒首民司長圍繞三個方面進行了回答。
一是強化科學研究,夯實科學治污基礎。通過科技公關和課題研究,逐步探明了臭氧污染形成的機理,進一步深化了對臭氧污染成因及其影響因素的認識,提出了PM2.5和臭氧污染協同防控思路和污染減排策略。
二是堅持科技先導,完善精準防控體系。逐步形成了天地空一體化的臭氧及其前體物綜合立體監測體系,基本實現了短期精準預報和中長期趨勢預報,并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,有效融合衛星遙感、自動監控等多源監管數據,通過大數據的協同分析,大幅提升了問題線索識別的精準度。
三是強化科技幫扶,助力地方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。組織實施PM2.5和臭氧污染協同防控“一市一策”駐點跟蹤研究,派駐52個專家團隊深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、汾渭平原、蘇皖魯豫交界等區域54個城市一線進行駐點跟蹤研究和技術幫扶指導。
深入開展科技幫扶
助力地方和企業依法科學治污
近年來,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科技幫扶工作,建立了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,在重點區域流域組織開展了“一市一策”駐點跟蹤研究等,不斷總結經驗、優化完善,通過“一市一策”駐點跟蹤研究、“一事一議”科技咨詢服務、“一題一訓”技術培訓等多種模式,為地方和企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、協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引領。
環保產業成戰略性新興產業
新的經濟增長點
在環保產業發展方面,鄒首民認為,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,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重要的保障。
一是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,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逐步提升。2021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.18萬億元,較2020年增長11.8%。
二是新技術新成果不斷轉化應用,有力支撐了污染防治攻堅戰。
三是環保產業體系和布局更加優化。涵蓋了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技術研發、裝備制造、設計施工、運行維護、投資運營、綜合咨詢等環節。
四是環保產業服務模式不斷創新。污染第三方治理、環境績效服務、環保管家、環境金融服務已呈快速發展態勢,PPP模式逐步規范,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正加速向環保領域滲透融合,提升了精準治理效果。
科學技術進步
是推動大氣污染治理的關鍵
此次發布會反復強調了科學技術、科技支撐等對大氣污染治理的推動作用,由此我們不難看出:科學技術進步是推動大氣污染治理向著科學化、規范化方向發展的重要動力,也是未來大氣污染治理的發展方向,這也是福賽生物堅持生物技術創新的原因之一。
無論是PM2.5和臭氧協同控制還是支持地方和企業依法治污,都有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,而為了推動相關技術的發展,生態環境部也采用了以科技項目為龍頭,夯實科學治污基礎;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抓手,促進科技創新和污染防治深度融合;以創新組織方式為途徑,凝聚污染防治攻堅合力等方式,鼓勵各部門及企業進行科技創新。
以國際先進成果
助力大氣污染治理
作為長期致力于復合生物酶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,福賽生物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FS復合生物酶研發成果,并且開創性地將這一成果應用到了臭氧污染、PM2.5污染治理以及PM10協同治理、VOCs協同治理等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中來,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。
在臭氧污染治理方面,生物酶臭氧凈化劑與臭氧結合時生成O2,臭氧凈化劑自身則被氧化成可供植物吸收的成分,且凈化劑中的生物酶成分,能催化加速這一反應,大大提高了祛除效率,同時還具備無色無味、無毒無害、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,廣泛適用于城市大氣治理、工業園區及周邊臭氧超標以及封閉環境中的臭氧污染治理。
在PM2.5治理方面,產品中的活性高分子成分帶有正電荷,具有強力的吸附凝聚功效,使空氣中的固體小顆粒團聚與產品中的液體凝聚成小液滴降落,從而凈化空氣,適用于城市大氣環境PM2.5污染治理、工業園區及周邊開放環境PM2.5污染治理以及工業環境廠房、車間內部的PM2.5污染治理。
總結
大氣污染不但影響空氣優良天數,還是潛在危害人體健康的“元兇”,并且不同種類的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呈現出1+1>2的現象,例如同樣的PM2.5濃度環境下,臭氧更高的環境中,顆粒物對人體危害也會增加,而利用科技手段,加強大氣污染治理,無疑是保護人民群眾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支持成品銷售、OEM/ODM、原料采購、項目開發,歡迎致電詳詢19933359818(同微信)